摘要:
导读:医患纠纷打官司有时效限制。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应知道权利受损及义务人之日起算,如患者术后发现问题且明确责任方时起算。但自权利受损之日起超...
导读:医患纠纷打官司有时效限制。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应知道权利受损及义务人之日起算,如患者术后发现问题且明确责任方时起算。但自权利受损之日起超二十年,法院一般不予保护,特殊情况可延长。因此,发生纠纷后要及时收集证据,在时效内主张权利,防止丧失胜诉权。
一、医患纠纷打官司时效有限制吗
医患纠纷打官司有时效限制。根据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例如,患者在做完手术一段时间后发现身体因手术出现问题,从发现该问题且明确责任方时起算三年。不过,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所以,发生医患纠纷后,应及时收集证据,在诉讼时效内主张权利,避免因时效届满丧失胜诉权。
二、医患纠纷打官司需注意哪些时效
医患纠纷打官司主要涉及以下时效问题。一是诉讼时效,一般为三年,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比如患者发现因医疗行为受到损害,应在三年内起诉。二是申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时效,需在知道或应当知道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提出。这便于确定是否属于医疗事故,明确责任。三是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不服,申请再次鉴定的时效为15日。四是自收到医疗事故鉴定书起15日内,可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严格遵守这些时效规定,否则可能面临权利得不到保护的风险。及时行使权利,按法定程序推进,才能更好地维护自身在医患纠纷中的合法权益。
三、医患纠纷赔偿诉讼时效是多久
医患纠纷赔偿诉讼时效一般为三年。这属于民事纠纷中的普通诉讼时效范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在医患纠纷中,通常从患者知道或应当知道自身权益受损及责任主体时起算。比如,患者发现因医疗行为导致身体新的损害后果等情况,此时开始计算三年时效。若超过诉讼时效起诉,对方可能以时效抗辩,虽不必然导致败诉,但会给维权带来一定阻碍。所以,患者应及时关注自身权益,在时效内主张权利。
当我们了解了医患纠纷打官司有时效限制这一规定后,还有一些相关要点值得注意。比如,在这三年的诉讼时效期间内,如果出现一些特殊情况,像不可抗力导致无法行使权利等,诉讼时效会中止。等中止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还有,如果在诉讼时效内,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等情形,会导致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您是否对医患纠纷打官司时效的这些细节还有疑问呢?若有困惑,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您详细解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