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导读:一般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具人身专属性不得继承,存在例外。若赔偿义务人书面承诺给予金钱赔偿,或赔偿权利人已起诉,该请求权转化为财产债权可继承。因其未转化时与人身紧密相连,转化后则...
导读:一般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具人身专属性不得继承,存在例外。若赔偿义务人书面承诺给予金钱赔偿,或赔偿权利人已起诉,该请求权转化为财产债权可继承。因其未转化时与人身紧密相连,转化后则具可继承性,故判断能否继承关键在于有无赔偿义务人书面承诺或权利人已起诉。
一、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可否继承
一般情况下,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具有人身专属性,不得继承。但存在例外情形,若赔偿义务人已经以书面方式承诺给予金钱赔偿,或者赔偿权利人已经向法院起诉,此时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已转化为具体的财产债权,可依法继承。这是因为未转化时其与权利人的人身紧密相连,不能让与或继承;而转化为财产债权后,就具有了可继承性。所以判断能否继承,关键看是否有赔偿义务人书面承诺或权利人已起诉。
二、精神损害赔偿包含残疾赔偿金吗
精神损害赔偿与残疾赔偿金是不同概念。
残疾赔偿金是对因人身损害导致残疾而给予的财产赔偿,用于弥补受害人因残疾在劳动能力、生活等方面的损失。
精神损害赔偿是对受害人因侵权行为遭受精神痛苦等精神利益损害而给予的赔偿。
在一些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二者可以同时主张。比如因侵权导致他人残疾,受害人除可获残疾赔偿金外,若其因残疾遭受了精神痛苦等,还可主张精神损害赔偿。但具体能否同时获得及赔偿数额,需根据案件具体情况,依侵权行为的过错程度、造成的后果等因素,由法院综合判定。
三、精神损害赔偿金如何划分责任
精神损害赔偿金划分责任时,主要考虑侵权人的过错程度。若侵权人故意侵权,责任比例通常较高;若为重大过失,责任比例次之;一般过失则责任比例相对较低。
还会考量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比如在公开场合恶意诋毁他人,手段恶劣,侵权人责任比例会加大。另外,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也很关键,如导致受害人严重精神障碍,侵权人责任更重。
同时,侵权人的获利情况、经济状况以及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等因素,也会在划分责任时予以综合考量,以确定一个相对公平合理的精神损害赔偿金责任分担比例,实现对受害人的合理补偿与对侵权人的恰当惩戒。
在探讨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可否继承这个问题时,我们了解到其在不同情形下有着复杂的判定。而与之紧密相关的是,若存在多个继承人,精神损害赔偿的分配该如何确定。比如是否应根据各继承人与被侵权人的关系紧密程度、所受精神痛苦程度等因素来合理划分。这一系列细节对于妥善处理此类情况至关重要。若你对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的继承问题,包括分配细节等仍有疑问,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详细剖析,为你解答,助你明晰其中的法律要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