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导读:诽谤罪不适用于单位。其犯罪主体为自然人,从犯罪构成看,侵犯客体是他人人格尊严、名誉权,对象是自然人,客观上捏造散布虚构事实损特定自然人名誉且情节严重,主观需故意。单位不存在人...
导读:诽谤罪不适用于单位。其犯罪主体为自然人,从犯罪构成看,侵犯客体是他人人格尊严、名誉权,对象是自然人,客观上捏造散布虚构事实损特定自然人名誉且情节严重,主观需故意。单位不存在人格尊严和名誉受诽谤情况,刑法未将单位纳入该罪主体范围,单位名誉受损不能以诽谤罪维权,可通过民事途径解决。
一、诽谤罪是否适用于单位
诽谤罪不适用于单位。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其犯罪主体为自然人。从犯罪构成来看,诽谤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对象是自然人;客观方面表现为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事实损害特定自然人名誉且情节严重;主观上需故意。单位作为组织体,不存在像自然人一样的人格尊严和名誉受诽谤的情况。同时,刑法规定诽谤罪以追究自然人为目的,并未将单位纳入该罪主体范围。所以,若单位名誉受损,不能以诽谤罪维权,可通过民事途径等解决。
二、诽谤罪是否可以报公安取证
诽谤罪属于自诉案件,但在一定情形下可由公安机关协助取证。
一般情况下,自诉人需自行承担举证责任。不过,如果存在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等情形,公安机关可介入侦查。比如,诽谤行为引发群体性事件、引发公共秩序混乱等。
若你认为符合公安机关介入的条件,可向公安机关报案,说明情况及提供相关线索。公安机关会依职权进行调查取证工作,比如询问证人、收集视听资料等。之后,案件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转为公诉案件进行处理。但需注意,即使公安机关参与,最终是否构成诽谤罪仍需经法定程序认定。
三、诽谤罪是否会坐牢
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若构成诽谤罪,是可能会坐牢的。
根据刑法规定,犯诽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认定诽谤罪需满足几个条件:一是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二是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三是诽谤行为必须是针对特定的人进行的;四是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必须属于情节严重的,比如造成恶劣社会影响、他人精神失常或自杀等严重后果等。只有同时符合这些条件,才会被认定为诽谤罪并承担相应刑事处罚,即面临坐牢的可能。
当探讨诽谤罪是否适用于单位时,答案是肯定的。单位若实施了诽谤行为,同样可能构成诽谤罪。单位作为一个组织体,其行为是由内部成员实施的。一旦单位的诽谤行为造成他人名誉受损等严重后果,就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比如单位发布虚假信息恶意诋毁竞争对手,给对方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带来重大损害。若您对单位诽谤罪的认定标准、单位犯罪后的处罚措施等存在疑问,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您详细解答,帮您明晰其中的法律要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